內容來自sina新聞

知名房企紮堆 出海資金、開發模式待考

  近期,不少知名房企"紮堆"加入"出海"隊伍,斥巨資收購、興建海外房地產項目。來自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一項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碧桂園、中國建築(601668,股吧)、中國鐵建(601186,股吧)、萬科、綠地等十餘傢大型房企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確定投資計劃,投資規模已達幾百億美元。

  經過2012年一系列海外佈局之後,此前"出海"的內地房企陸續迎來收獲期。據悉,碧桂園位於馬來西亞的兩大項目計劃在今年正式面市;綠地首個海外項目動工,春節後將進入銷售階段;首創置業位於法國的項目,也已進入招商階段。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中國房企"出海"不僅是戰略佈局上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在銷售渠道上的資源優勢,吸引內地高端職業客群到海外置業投資。

  從表象來看,中土信貸桃園桃園土信貸汽車貸款新北土城汽車貸款國房企佈局海外市場確實存在佈局、實際市場需求等需要,但是,佈局海外市場進行海外投資的同時,也應該註意一些風險的存在。

  張宏偉認為,目前有拓展計劃的都是龍頭房企,規模並不大,更多地隻是測試市場的反應情況,且大多采取與當地的開發商合作發展模式,風險並不是太高。但是,要進行規模化擴張勢必會存在種種問題。

  相比較而言,海外的開發模式和內地不同,內地房企需要因地制宜進行突破。內地房企基本為香港模式,各個環節隻靠自己;而境外大量使用金融機構,分幾個層面來融資,內地開發商可能較難適應,包括銷售流程、對企業信用的控制等。

  此外,佈局海外市場需要充裕的現金流或融資渠道進行支撐。如去年5月大連萬達與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簽署並購協議,萬達此次並購總交易金額26億美元。如果沒有中國銀行(601988民間信貸信用貸款房貸銀行利率比較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股吧)、中銀國際、中國進出口銀行等的支持,萬達或許也很難在國際舞臺上施展收購的拳腳。

  業內分析認為,進軍海外市場並不簡單,如果沒有充裕的資金和開發模式、沒有更好地瞭解當地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及特色、沒有熟悉當地的政治環境與稅費制度等,那麼,房企佈局海外有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的背景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有至少10~20年的發展機會。從機會成本及投資回報率的角度出發,在新型城鎮化的驅動影響下,盡管樓市會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但是,國內房地產市場仍然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3-10-14/0831244973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thans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